来源:赣南日报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4-7月份是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肠道病毒至少有20多种,在我国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疱疹、斑丘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多发生于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还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造成传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71感染所致。
我市病原学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未监测到肠道病毒71型所致的手足口病,近期柯萨奇病毒A6型(CV-A6)逐渐成为主流。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感染的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以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中。例如,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该病毒:鼻涕、唾液、从疱疹流出的液体、粪便。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都可感染。
得了手足口病该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由于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特效免疫球蛋白,在临床治疗上常采取以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校托幼机构预防篇:
落实晨、午检制度
如发现学生有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疱疹,应采取及时送诊、居家停课休息等措施,患儿所用物品要立即消毒,直到学生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方可返回学校上课。
落实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
▲学校要对请病假的学生及时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发病学生的情况并做好登记,发现异常及时向辖区疾控报告。
▲儿童在患病期间要停课休假,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才能够返回学校上课。
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及清洁通风消毒工作
加强对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的清洁,保持其空气流通,定期对教室、宿舍、校车等公共活动区消毒并记录。在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
加强健康宣教
适当增加洗手设施,配备洗手液。每日督促和教育小朋友们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教育小朋友们不要与其他伙伴共用餐饮具及毛巾等物品。有疫情发生时,尤其要叮嘱不要互相分享食物。
个人及家庭预防篇:
勤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要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以及接触儿童前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至少搓洗20秒。
勤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勤晒衣被
经常对孩子的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避免人口密集的场所及接触病人
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不共用玩具餐具和洗浴用品,避免感染。
不喝生水及生冷食物
喝开水,吃熟食,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病原体,及时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为了能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建议孩子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孩子出现这几种表现应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体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发热时间>3天,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不好。
3.精神萎靡或烦躁、无力、四肢冰凉。
4.出现呕吐、呼吸增快等情况。
(钟和)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